时间:2022-09-08 15:57:24 | 浏览:3016
“上个月刚修好。你看,这是枪眼,阁楼有一条可以逃生撤退的通道。”2月8日下午,冬日暖阳,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高厝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振歆介绍着眼前的“韩江纵队高厝塘秘密联络点”。
修缮后的韩江纵队高厝塘秘密联络点。
高厝塘许厝红色遗址原貌。
这是一处约180平方米的平房。院子深处那一洞枪眼仿佛诉说着解放战争期间当地游击队地下武装的紧张故事。
高厝塘是革命老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守难攻。湘桥区志办主任谢丽丽介绍说,早在土地革命时期,高厝塘的许厝自然村便成立了革命农会组织,还成立了党组织。在解放战争时期,韩江纵队在此设立联络点,村里的许茂杰(又名许乌毛)任组长,许金镇(又名许乌九)、许亚顺、许水鸡、庄炳芳等为游击队员。他们为游击队送情报、送物资、当向导、做后勤,并在高厝塘渡口用船舶运载游击队员过韩江。
许振歆说,这处红色遗址原来荒废了好几十年,墙倒屋塌。在各方的支持和指导下,去年5月,村里开始着手修缮。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如今的遗址焕然一新,建筑格局不变,还留下部分具有时代感的墙体,枪眼便是一例。
修缮后的联络点遗址里保留了部分具有时代感的墙体。
“红色遗址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文化永不褪色。”许振歆说,目前,红色遗址外结构已修复完成,室内布展即将开始。
遗址对面,龙眼公园同期建好。见证过历史的古老龙眼树下,石椅错落有致。从此处信步几十米即可至韩江边。江风习习,百来株桃花、杏花、桂花沿着堤岸两旁开花迎客。
这几年,高厝塘村变化不小。原本村口一处杂草丛生之地,被修建成有绿树、有长廊、有游击队雕塑的党建公园。村里5口池塘原来淤泥堆积,臭味难闻,前年开始,村里将其清淤改造、引入活水,如今鱼翔池中,护栏石篱古朴大方,孩子们在旁边嬉戏玩耍。铺水泥路,建公厕、污水管网,村容村貌美丽变身。
这两年,高厝塘村将村里的池塘清淤改造,焕然一新。
变得更美丽的高厝塘吸引了不少村外人。家住古巷镇的陈洽锋时不时就开车带着家人来此休闲,工夫茶、小烤炉在江边的石桌摆开。“风景很好啊。”
乡村闲置房屋逐渐被盘活。江边原本无人问津的老房子相继租出去,成了民宿客栈或是城里人打造的闲间。“背靠山、前靠水,母亲河韩江就在前面,感觉非常舒服,可以休闲可以经营。”民宿经营者章克仁看中这里的美丽风景,租了一个带院子的房子,自己在墙上画画,种上花草。面江而坐,令人心旷神怡。
高厝塘村有些房子被改为民宿客栈。
许乌九的孙子许泽荣是位陶瓷艺术家,这位“90后”已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在此建了许泽荣窑变艺术陶瓷博物馆。他将来自家乡的窑变瓷带到世界各地,也为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名校学生义务上课,分享中华传统窑变手工艺的魅力。窑变艺术瓷也吸引了许多知名人士到这个小乡村来。
高厝塘村将一片荒草丛生之地改造成党建公园。
从小听着爷爷辈的革命故事长大,许泽荣希望村里有更大的变化。
事实上,更大的项目正在落地——就在联络点遗址附近,一个占地约85亩的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中。这个湿地公园预计总投资500多万元,由水生植物观赏区、湖心岛区、生态栈道、阶梯式亲水平台、鱼塘观莲亭台等组成。
“努力把高厝塘村打造成潮州美丽的后花园。”许振歆对村里的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苏仕日
【通讯员】湘闻
【作者】 苏仕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