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2:48:14 | 浏览:116
(文章来源于发现城市之美 ,作者点石文化 ,只做学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鸣谢,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潮州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化有绪。紫砂的品种很多,朱泥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最适泡茶,自古以来是紫砂壶中的上品。
历史悠久的手拉朱泥壶
宋朝以后,潮州成为陶瓷生产中心,手拉朱泥壶是潮州陶瓷的奇葩。康雍时代,时局渐趋安定,士大夫之间品茗玩物之风甚炽,对茶器很是讲究。清代中期,潮州朱泥壶便独具一格,广泛生产和应用,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复杂的手工艺品,一把好壶来之不易
用“秀雅玉女”来形容潮州手拉朱泥壶最贴切,它壶体小,大都纤秀轻巧,壶身娇嫩薄细,由于吸收了潮州民间艺术的精华,富有自家风格。
▲制作中的朱泥壶
潮州枫溪是手拉坯朱泥壶的发祥地,制作一直是祖传作坊,繁复的制作工序,全靠熟练的手工完成,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这是技艺美与形态美的融合。
朱泥壶传承人谢华
潮州朱泥壶的传承,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潮州另一老字号“俊合号”传人、荣获“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的谢华。
▲潮州手拉朱泥壶老字号“俊合号”传人谢华
围着大木桩做成的茶几入座,滚烫的茶汤从朱泥壶里涌出,一阵茗香沁人心脾,泡茶的就是谢华大师。
“潮州人嗜茶,茶叶消费量在全国可说是首屈一指,品茶离不开一把好壶,这是好茶之人追求的雅事,此风如春雨润物,催化了潮州手拉壶的发展。”谢华言语间流露着自豪。
大师谢华有自己的工作室,不少学徒前来学习。这几年,他在韩山师范学院等几所学校开设朱泥壶专业班,成功培养了约一百个学生。
▲左一谢华大师的学生——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女子玛丽
潮州朱泥壶在泥料、技艺、烧制温度、器型上已做了很多改革、创新。期望这项“绝活”在传统基础上博采众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来源: 发现城市之美)
记者从“湘桥发布”微信公众号了解到,8月31日下午,潮州市湘桥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石油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加油站、加气站和“一站式”汽车综合服务站建设等开展深度合作。区委书记、区长曾俊喜出席签订仪式并致辞。区委
喜报送家门,佳音传千里。近日,湘桥区人武部和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活动,先后到磷溪镇、城西街道、太平街道为荣立三等功的现役军人丁华清、李锦旭、刘恒蔚、苏俊宏家属送上立功喜报和慰问金。湘桥区人武部和区退役军人事务
“湘桥区作为潮州的中心城区,希望每一位市民朋友都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城市的宣传者、建设者、呵护者……”10月16日上午,南门市场前,广播声循环播放,道路两旁,湘桥干群正埋头清理街区卫生。周末上午,辖区内一片热火朝天的创卫景象。当天,湘桥区西
今年以来,湘桥区地方志坚持问题导向,有效整合资源,积极打造四个平台,包括设立专家人才库,成立志愿服务队,拓建地方志数字平台,打造方志驿站等基层文化服务平台。系列举措旨在补齐短板,发挥地方志新型智库作用,促进社会大众学志学史,打通地方志服务群
潮州是一个地级市,下辖有湘桥区、潮安区和饶平县。湘桥区主要就是潮州古城一带,之前已经介绍过了。其实潮安区也有很多宝藏景点,却鲜为人知,这就带大家去看看吧。象形龟地的皇城建筑——象埔寨象埔寨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古巷镇,始建于南宋,已有700
潮州市湘桥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潮州的中心城区,为做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为潮州市打造中小城市美的典范贡献湘桥力量,10月16日,湘桥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广大干群及志愿者一起,利用周六双休日的时间,在城西街道吉
记者从潮州市湘桥区获悉,今年湘桥区新开办民办学校2所,全区民办中小学增至12所。2021年9月,经多方努力,湘桥区韩文实验学校、湘桥区联正实验学校、湘桥区金华学校、湘桥区韩江实验学校等4所民办学校完成单独设立党支部,同时选派2名党建指导员到
记者从潮州市湘桥区获悉,今年来,湘桥区认真贯彻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深化基层党建指标“周研判”工作机制,把基层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建强党组织、提升战斗力”的源头举措抓紧抓实,严把发展党员“三关”工作链条。严把“政治关”,净化人才
“通过本次活动,使我充分认清毒品的危害,也认识到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回去后一定要跟老师同学们好好宣传!”6月25日,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渡口公园举办的国际禁毒日主题活动暨“全民健步走”健身活动上,一名参与者如是说。近期,湘桥区借力2022年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蚁璐雅 实习生 蔡秋良 通讯员 湘闻潮州广济桥上,一场精彩的宋代点茶技艺展示正在上演,茶汤上写出的“山水宋城 诗意湘桥”字样引来阵阵掌声;茶舍里,居民围坐在一起喝茶议事,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近年来,潮州湘桥区依靠得天独